为推进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兰州市聚焦城市形象和品质追求,依托山水之城地域优势,研究提出了打造“都会城市、精致兰州”的发展新思路新定位,并于今年启动实施了“精致兰州”创建行动。创建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聚焦城市发展要求、市民生活需求,坚持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实处用力,通过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精心装扮,促进城市人居环境日益整洁、干净、舒适,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推动“精致兰州”创建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精致兰州”到底是怎么样的?大家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行动的高质量推进。观念决定方向。弄清楚“精致兰州”是什么样的,对于深入推进“精致城市”创建,持续提升城市形象、首位度和市民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我们认为,“精致兰州”必然是美丽可爱的,这需要依托独特优势、精致规划设计。独到、迷人、有魅力,这是精致城市应有的特征。兰州,是丝路名城、西部重镇,黄河悠悠穿城而过,南北两山千年相望,自然风光独特、历史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迷人之处。打造“精致兰州”,要在编制好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依托优势、突显特色,重点做好相关区域、亮化规划和城市设计,充分发挥规划引领“精致兰州”建设的作用,让“美丽可爱”有内涵、有依据、有保障。聚焦山水优势,围绕“一河、两岸、立面、两山、两端、两线”要求,精心开展规划,推动打造风景优美的“精致”黄河风光带,让这张“城市名片”更亮、更有知名度。聚焦文化底蕴,开展街巷设计,促进建设、改造一批以历史名胜、风土人情、山水名城等内容为主题的特色街巷,改善城市面貌,营造宜居环境。聚焦夜景亮化,除打造黄河风情线亮化精品外,围绕广场、十字、公园及庆阳路、张掖路等主干道沿线区域,结合建筑、区域特色,做好城市亮化规划,推动塑造绚丽多彩的亮化景观。聚焦城市设计,注重“微观规划”,坚持“一楼一策”,重点在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地区、城市历史风貌区等区域开展城市设计,有效提升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营造美丽、可爱、有特色、精致的城市环境。
“精致兰州”必然是方便舒适的,这需要健全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方便舒适的精致城市,离不开完备、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相关部门应精准对接发展之需、民心所向,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推进市政服务、垃圾处理设施、公园、广场、绿地、公共厕所、商务中心等设施、场所建设及改造,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培育以购物、餐饮、旅游观光等内容为主的夜经济,加快推进城区夜市提升改造,健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居民小区设施。突出服务民生,有序推进7.4万户棚户区及100个老旧楼院改造工程,稳步实施老旧住宅小区300部户外电梯安装工作,合理规划配套小区休闲健身设施、停车场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居住条件。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实施轨道交通、绕城高速、主干道恢复提升、次干路及支路改造等项目,确保道路面积率达15%;建设、改造公交首末站、港湾式公交站及水上公交码头,新增1.1万个城区停车位;全力打通70条“疏解路”,积极畅通“微循环”,让市民享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
“精致兰州”必然是干净整洁的,这需要弘扬环卫精神、加强环卫管理。拥有整洁干净的环境是创建“精致城市”的首要条件和重要突破口,需要环卫部门着力加强道路环卫作业、深入推进垃圾综合治理,促进营造整洁、精致的城市环境,夯实建设“精致兰州”的基础。一方面,弘扬环卫精神,持续提升道路洁净度。近年来,我市环卫工人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脏、三不怕累”的环卫精神,团结拼搏、默默奉献、不懈奋斗,城市主次干道越来越干净,城市越来越美丽,环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市民群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尊敬。环卫精神就是新时代兰州的工匠精神。全市1.7万名环卫工人要继续弘扬环卫精神,用心清洁每一条道路、认真擦拭每一个垃圾桶,让道路更加整洁、干净。另一方面,推进垃圾治理,不断提高城市洁净度。深入实施全域无垃圾行动,集中清理城区53条河洪道、铁路沿线、城乡接合部等区域及农村堆积垃圾,协调建设城区渣土处理场及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不断完善垃圾治理机制。加快建设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片区,着力推动建设厨余垃圾处理厂、粪便处理厂,稳步健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促进城市清洁程度大幅提升。
“精致兰州”必然是井然有序的,这需要实施精细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市容环境是否井然有序,直接影响一座城市的“容颜”,是创建“精致城市”的重要条件。城市管理部门要贯彻精致理念、坚持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改善市容秩序,塑造“精致容颜”。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以“拆除一批、整改一批、没收一批、诉讼一批、一事一议一批”“五个一批”思路为指引,力争按期完成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五年行动治理任务。依托网格化管理,督促规范设置报刊亭、公交候车亭等“城市家具”,协调推进200余条架空线缆入地,持续加强流浪犬整治和16万辆共享单车秩序维护。推行“街长制”管理,依法整治户外广告门头牌匾,不断加大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等行为查处力度,促进市容秩序不断好转。精心开展公共服务。常态化开展城区定点祭祀管理,在清明、中元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引导市民群众到指定场所祭祀;落实早餐摊点、临时瓜果销售摊点、夜市、便民市场设置管理等便民惠民措施,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在改善市容市貌中营造整洁、有序、精致的城市环境。
“精致兰州”必须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这需要坚持为民导向、共建共治共享。充满温情、有温度、让人感到温暖,是精致城市的重要品质。创建“精致兰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人文关怀、提升人性服务、落实共建共治共享,努力让城市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乐园。在关注特殊群体中体现人文情怀。突出老人、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完善相应服务设施;健全公厕、商场、公园等场所无障碍设施,加强城市盲道系统建设及维修,让城市的温暖覆盖全体市民。在改进政风行风中体现人文情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文明接待等要求;规范医院、银行等行业及重点单位服务流程、完善服务制度,为市民、企业提供有“温度”的政务、行业服务。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体现人文情怀。充分运用好微信“随手拍”、12319城管热线等平台,积极拓展市民参与“精致兰州”创建的渠道途径,有效提升市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大家的事大家办”。在传承历史文化中体现人文情怀。扎实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做好历史文化传承、古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保持城市文脉的延续性,让市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精致的城市需要精致的模样和品质。政府相关部门应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紧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及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部署,坚持将“精致”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各项工作始终,努力培养、塑造、形成精致的城市品质,推动打造有“颜值”、有“气质”、有品位的“精致城市”,实现黄河之滨会更美,让城市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有力依托。(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唐伟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宣传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宣传法治网 xc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