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宣传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宣传理论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社科理论工作全面上新水平

时间: 作者: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伟大时代。在新时代新的长征路上,我们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奋发有为,着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理论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州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这既为广州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广州社科理论界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始终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自觉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在守正创新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推动广州社科理论工作开创新局面。

  着眼提升党的创新理论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三支宣讲队伍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着眼构建领导干部讲清政策、专家学者讲透理论、学校教师讲活思政、基层百姓讲好故事的理论宣讲矩阵,我们要全方位统筹调动广州地区各领域宣讲人才资源,通过层层推荐、集中培训、宣讲锻炼,重点打造“三个一百”宣讲人才队伍,扎根学校、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科普及基地等阵地,全覆盖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理论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实现理论学习深进去、实起来、活起来。

  突出以透彻的理论阐释说服人,充分发挥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资源众多的优势。从广州地区高校、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党史机构、各类智库挑选100名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宣讲本领高强的理论专家,创建“新时代广州理论专家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理论宣讲,不断增进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

  突出以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人,遴选100名优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立“新时代广州思政教师宣讲团”。打造100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微课,开展100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研究,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性,以点带面推动理论宣讲进校园全面提升。

  突出以感人的身边故事打动人,大力组织实施“百名基层宣讲能人”计划。在全市各级各部门、行业系统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遴选100名百姓宣讲骨干,开展集中培训,组建“新时代广州基层百姓宣讲团”。着力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小切口讲大道理办好基层群众性宣讲活动,让基层理论宣讲接地气、暖人心、听得进、听得懂。

  近期,充分发挥“三个一百”宣讲队伍的作用,组织开展“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广州千场大宣讲活动,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突出对象化、分众化推出理论专家宣讲247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宣讲300场、基层百姓宣讲500场,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

  着眼提升社科理论竞争力、影响力,重点建设三大理论工作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要着力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研究主题,从广州这个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重镇的丰富实践中捕捉创新灵感,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推进重大课题研究、构筑学术思想、回应时代之问。

  以广州学习平台凝聚思想力量。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平台,进一步统筹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理论资源、媒体资源,突出广州特色、面向全媒体传播搭建广州学习平台。打造牢记嘱托、广州头条、出新出彩、活力广州、筑梦湾区、理论大观等13个主要栏目,着力向全国人民充分展现广州干部群众践行新思想、当好排头兵的新实践、新作为。要充分展现广州学界立时代潮头、究古今变化的新思考、新探索,充分展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与国际大都市的新时尚、新风貌,构筑干部群众了解广州、认同广州、热爱广州的重要窗口。

  以高端智库平台服务国家战略。高水平建设50家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支持有基础、有实力的基地,如广州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基地、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等,凝练主攻方向、强化研究能力,加快向特色化、专业化新型智库转型。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家高端智库合作,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等7家市级重点智库建设,聚合广州地区高层次研究力量和学术资源,深度对接“湾区所向”“广州所能”“港澳所需”,形成一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广州在大湾区建设的学术话语权。

  以规划课题平台聚焦广州发展。围绕“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等重要要求,发挥社科规划课题项目和市委书记市长圈题研究的导向作用。广泛发动社科理论界关注广州、研究广州,不断推出高质量实践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为广州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着眼提升社科理论传播力、引导力,全力打造三大学术理论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过眼烟云。我们要坚持立足本土、深植时代,着力以原创的力量和学术的视角,打造高端学术理论品牌,不断推出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学术精品。

  以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为主题,打造“广州学习沙龙”品牌。聚焦学习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培育建设广州学习沙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平台,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项课题研究,推出一批代表广州水平、在全国叫得响的理论精品,构建广州地区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术共同体。

  以服务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为主题,打造“广州学术季”品牌。以服务“广州”发展凸显时代性,以强化“学术”引领彰显思想性,以办好一“季”活动呈现规模性,持续办好每年两届广州学术季、每届百场学术与文化活动,不断孵化和培育“迈向全球城市”研讨、“老城市·新活力”研讨、印象广州纪录片创作大赛、广州通史文化讲座、“开卷广州”阅读分享等活动项目。为人民群众提供思想盛宴和文化大餐,不断提升广州社科理论工作的传播能级和社会影响。

  以弘扬时代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打造“大咖有约”校园访谈品牌。致力构筑有意义、有意思、有点潮的青年对话交流平台,邀请榜样楷模、创新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走进高校与青年学生一起讲奋斗、讲奉献、讲追梦。同时,穿插微视频、情景剧、现场辩论、互动问答等有趣环节,着力让时代精神点亮青年人生、激扬青春激情,激励青年学生奋斗建功新时代。进一步构筑全媒体传播格局,通过线下活动覆盖广州地区12所高校16个校区的学生,联动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及其网络渠道进行广泛传播,在“学习强国”频道刊发活动视频,推动更广泛讨论,打造有思想、有温度的青年思政课。

  着眼提升社科理论战线学习力、创新力,加大力度培养建设三支社科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立足广州、面向未来,我们以增强“四力”为根本,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坚持资源下沉、搭梯架桥,支持社科精英成长成才,重点培养建设社科理论三支人才队伍,构筑广州学术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培养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传播青年人才队伍。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联合广州地区高校建设16家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基地,精心组织“青年学习沙龙”理论征文及系列学习研讨,全面对接广州6个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1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教学科研、理论宣讲、挂点锻炼中培养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理论人才。

  培养建设红色文化研究与教育人才队伍。立足广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重点聚焦1920—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风云广州,围绕“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与党的创立”“中共三大”“黄埔军校”“农讲所”“广州起义”等重大课题开展系统梳理、全面研究。组织广州知名专家组建学术团队开展《广州红色记忆丛书》9本专著的研究写作,不断提升广州红色文化的历史地位。

  培养建设岭南文化研究与传承人才队伍。联合广州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和专家库,集聚海内外岭南文化研究力量,深度挖掘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和粤文化枢纽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岭南文化传承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重要文献整理。联合上海市社科联每年举办“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论坛”,创作出品《广州:岭南文化中心地》手绘图书等系列普及读物,不断厚植广州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

  着眼提升党对社科理论战线领导力、凝聚力,建强管住用好三大主流思想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我们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建强管住用好社科理论主阵地,把党的有力领导体现到党管社科理论、党管意识形态中,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勇担当、善作为、出实效。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建立全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跨部门信息共享及快速反应机制,重点加强广州大学城校区的联动处置,强化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的规范管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通过线上和线下、校内和校外、传统与现代手段结合,以文化人、久久为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浸润学生心灵。

  强化社科理论论坛阵地建设。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制度和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把住社科活动的项目策划关、上报审批关、专家邀请关、活动组织关和宣传报道关,在各方面各环节严格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打通理论舆论阵地,发挥科学理论的解疑释惑、正本清源、团结鼓劲作用,回应社会关切、传递主流价值、引领大众舆论。

  强化理论传播出版阵地建设。实施理论学术精品创作工程,突出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结合,推出《新发展理念研究丛书》《文化自信研究丛书》等重量级成果,为奋进新时代增强信心、凝聚力量。借力“学习强国”平台的深广覆盖和强大影响,密切与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中国社会科学报》等理论媒体合作,推出高水平的理论专题专版专报,深入宣传展示广州学界的重要活动、广州学者的优秀成果、广州学术的理论风采,发出广州学界的主流声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伟大时代。在新时代新的长征路上,我们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奋发有为,着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理论新篇章。(作者系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曾伟玉)

上一篇:湖北武汉市:“百姓宣讲”接地气聚能量

下一篇:牢牢掌握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宣传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宣传法治网 xcfz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27327号-1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