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让时光流逝,就会看到时光给我们带来的东西。
30年前,杭州还处于“西湖时代”,辐射范围只是延安路。
20年前,一片农田中冒出了黄龙体育中心,后来世贸饭店也建成了,黄龙CBD成为高端代言词。
10年前,准确地说是2008年9年30日,在滩涂上拔地而起的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建成并向市民开放,“西湖时代”正式迈向“钱塘江时代”。
如今,再说杭州的“封面”,若仅仅是三潭印月、六和塔、“日月同辉”,恐怕不足以彰显杭州之美,也不足以呈现钱塘江时代的磅礴。在钱塘江南岸,“大莲花”“小莲花”和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等,已经把婉约的江南韵味和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融为一体。
2007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在滨江区和萧山区分界的七甲河两侧建设杭州奥体博览城。这是事关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之一,是提高杭州市民生活品质的“民心工程”,是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工程”,是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先导性工程”,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工程”,是杭州市新世纪实现“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山飞度,惊鸿一瞥。从践行“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到坚定不移“干好一一六 当好排头兵”,特别是落实“拥江发展行动”,历史赋予奥体博览城一项项重大使命,为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和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发挥引领作用。
从跨江到拥江 承载城市发展历史使命
“要坚持‘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努力把杭州奥体博览中心打造成钱塘江南岸的‘新地标’,真正做到‘专家叫好、百姓叫座’”“要坚持国际水准,凸显大气、弘扬钱塘江文化特色,打破常规、选好用材,充分利用水系,抓好交通组织,深化完善设计”……白驹过隙,十余年前省市主要领导的殷殷叮嘱,言犹在耳。
市拥江办副主任、市钱江新城管委会主任、市奥体博览城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黄昊明介绍,“那时,钱江新城已建成开放,但远望南岸,这边还是一片荒芜。”他是奥体博览城建设一线的“老兵”,2008年就来了。
他说,建设奥体博览城,首先是杭州战略发展的需要,要真正实现“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必须两岸共同发展;其次,是为满足市民的需求,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当时,杭州GDP始终位列全国前十,但人均体育场地落后于昆明、济南、乌鲁木齐、宁波等城市,仅排在全国第16位。第三,能够提升杭州综合竞争力。杭州文化、旅游等资源丰富,很适合办会展,但一直没有一个很像样的场馆。市委决定把体育和会展两个大型设施放在一起,不仅可以解决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共享问题,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周边城市的发展。
巴黎的拉德芳斯是新城建设的经典案例。拉德芳斯在建设之初就是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既与巴黎传统城区严格区别,又与之自然延伸。杭州奥体博览城亦是如此。干干净净的白纸意味着可以最大限度地不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可以完全按照规划方案来建设。这样的新城,可以迅速营造出气势恢宏的城市界面,既可避免老城区不可更改的破旧感,又可避免很多新城由于农居点过多而遭遇“城乡结合部”的尴尬局面。
江南发展的“棋眼”,落在滨江和萧山的交界处。2008年1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成立杭州奥体博览中心项目领导小组,下设杭州奥体博览中心项目指挥部(非常设机构)负责奥体博览城建设工作;滨江、萧山两区也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协调推进。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奥体博览城建设“三统三分”的原则,即由领导小组、指挥部、市奥体博览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配套;由滨江、萧山两区党委和政府,两建设投资公司分别筹资、分别建设、分别运营。
在日前召开的杭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提出要重点推进“善治六策”。奥体博览城建设的“三统三分”原则,与“推进统筹之治,打造高能级的城市”是不谋而合的。如今,建设中的奥体博览城,已是235公里钱塘江主轴上的一颗明珠,是拥江发展的主阵地。
从设计到施工
每一处都蕴藏“工匠精神”
2008年,奥体博览城概念方案设计开始国际招标。
有42家设计单位报名,奥博指挥部和相关部门一起,选了14家单位参与方案设计,并组织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高校专家组成专业评审组,对14家单位提供的13个方案进行评选。评出的5个方案,在浙江省展览馆以及杭州日报上公示,让市民投票打分,并结合专家意见,提交给市委、市政府决策。针对5个中选方案,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召开12次专题会议。
“奥体博览城核心区,一开始是近100万平方米,后来扩大到270万平方米。”市奥博公司总建筑师薛晓勇介绍。后来,5家设计单位对方案进行了再优化,至2008年底,优选了3家单位来承担设计任务。
2008年底,奥体博览城总体规划和主体育场单体设计方案基本确定。主体育场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大莲花”,有8万个座位,这个规模的体育场国内仅3家,其他两个是北京的“鸟巢”和广东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大莲花”的造型取意于杭州古老的丝绸纹理与编织体系,建筑体态源于钱塘水的动态,拥有简洁的花瓣单元构成法则,犹如“盛世奇葩,花开江畔”。花瓣看起来动感飘逸,事实上却是由钢结构制成。整个钢罩棚外边缘南北向长约333米,东西向长约285米,总用钢量达2.6万吨。
2009年,国博中心设计方案确定。最早,没有设计屋顶花园,地下也只设计了一层,也没有酒店、办公等功能。工作人员考察了北京、广州、深圳和郑州等多地后,确定地上建3层,地下建2层。同时,展览是综合性活动,参展商过来了就要吃住、办公等,继续对方案进行了优化。
体育馆最初只有1.2万个座位,“考虑建成后要往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以馆养馆,我们对体育市场做了大量调研和考察。比如,与美国NBA公司洽谈,举办NBA赛事需要1.8万座以上,而中国的体育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综合考虑,我们把座位提升到1.8万座。” 薛晓勇说,对综合训练馆也做了三四轮优化,最终选定了玉琮造型。
当时,杭州的地铁正在规划,奥博指挥部把地铁引入城,并在2个地铁站的上盖物业和双塔两个项目单独做了国际招标。这就是,我们现在流行的“TOD开发模式”。
另一项设计上的点睛之笔,是对博览城的整体抬升。“钱塘江的防潮堤高度有十二三米,但奥博城场地标高才七八米,站在地面往前看,前面就像一堵墙,根本看不到对岸的钱江新城。”薛晓勇说,于是设计了一个8米平台,这样整体高度就达到了15米左右,人站平台上,视野就能跨过江堤,看到“日月同辉”。
同时,还对七甲河船闸进行了改造,把钱塘江水引入内河,河两岸规划了景观小品、码头等。以后,钱塘江游船可以开进七甲河,江河联运,带动旅游发展。
绿色奥博
八大低碳技术保驾护航
2022年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奥博指挥部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绿色低碳技术,构建自然生态的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打造一批节能、低碳、绿色的单体建筑,旨在将奥体博览城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低碳园区。主要从环境与水资源利用、能源规划、土地生态利用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环保与环卫规划、交通生态规划等六个方面,以及园区层面、单体建筑、技术体系等三个层次,实施绿色生态规划工作。园区规划以“二星级”绿色建筑为主体、所有建筑都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星级标准,所有绿色低碳技术的选择都应该和长三角地区特殊的环境、气候、建筑、人文等条件相适应。
八大绿色低碳技术为“绿色奥博”保驾护航,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江水源热泵技术、超大型地下商业空间被动式通风采光技术、LED高效照明设计、低碳公共交通体系、公共空间的舒适度调控技术、真空垃圾收集技术、建筑运行能耗实时计量监测与展示系统。
以国博中心的屋顶花园为例。花园离地面44米,面积达6万平方米,相当于8.5个标准足球场,拥有各类苗树1万多株,种植各类色块苗达100多万株。
早在2009年,奥博萧山公司的许国栋就参与到了奥体博览城建设,2015年和2016年主要负责屋顶花园项目。他介绍,在低碳节能方面,屋顶绿化有这些好处:一是可以隔热保温,显著降低建筑的空调能耗,改善室内热环境;二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包括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新鲜空气,以及减少大气灰霾等;三是涵养改善水源,可以缓冲、储蓄天然降水,减缓市政排水压力,同时直接利用雨水资源;四是可以有效保护屋面构造,避免热胀冷缩对屋面结构的损坏,延长了屋面尤其是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胡云认为,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在奥体博览城内实施一系列的绿色低碳技术,预计可使绿色园区比常规园区建筑能耗水平降低10.3%,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5.4%,将奥博城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科技赋能
彰显“智能亚运”杭州特色
杭州正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在数字经济前沿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重点产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社会治理数字化应用等方面跻身全国前列。
在2019“智慧体育·智能亚运”主题论坛上,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表示,杭州将以智能亚运建设为牵引,全面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亚运会举办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共赢,“智能亚运的建设,正是‘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最好体现,同时也将为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提供支撑。”
亚运场馆通过座位传感器可实时监控馆内人数;可为裁判、技术官员、运动员以及每名观众制定入场、退场的路线;碰到外国友人想要交谈,机器翻译还能帮助交流……这些只是未来“智慧亚运”的冰山一角。
杭州“智能亚运”以建设智能指挥、智能安防、智能安检、智能生活、智能表演、智能场馆、智能语言服务、智能出行、智能观赛9大领域,和创新技术应用展示等“9+1”关键技术为重点。今年9月25日,杭州亚组委发布征集“智能亚运”重点项目解决方案公告。成功入围的解决方案将转化为智能亚运的创新应用,在未来三年的场馆运行、赛事活动和服务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将根据亚运组的统一部署,在园区内、场馆里布局智能系统。”奥博萧山公司项目经理赵国伟说。
赛后利用
前瞻性产业规划稳步推进
2019年春节,一部《流浪地球》赚足了眼球,电影中大篇幅地展现了“杭州地下城”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
奥体博览城的下方就藏着一个“地下城”,将于2022年亚运会前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这片地下空间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相当于138个标准足球场。它的开发是立足于城市地铁综合体开发思路,综合谋划地铁、隧道、地下商业空间、人防设施、城市紧急避难所等地下建设项目。在功能布局上,奥体博览城地下空间拥有体育、博览、地铁、双塔四个商圈,分别提供不同的商业业态,可满足地域性、全龄层、多客群消费者的购物、休闲及娱乐等需求,强调一站式、多样化消费服务。
其实,早在2011年,为有效指导奥体博览城的产业发展,有序引导投资主体项目建设,奥博指挥部就组织编制了《杭州市奥体博览城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十年过去,回看这份《发展规划》,依然前瞻。根据规划,奥体博览城将以国际博览中心和奥体中心场馆为依托,强化体育演艺业和会展产业的互补性,以国际化交流为平台、以国际化合作为向导、以国际化运营为依托,构建一个空间集聚度高、专业特色鲜明、联动效应突出的产业发展集聚区。在发展定位上,可以概括为“三大高地”“三大新区”——
会议展览高地:博览综合配套服务区、会议综合配套服务区。
体育健身高地:体育综合服务区、体育运动城综合体、国际体育商务服务区、体育信息港、体育地产。
文化娱乐高地:国际娱乐演艺区、长三角戏剧演艺区、公共文化服务区、动漫文化创意园区。
旅游休闲新区:水上观光服务区、娱乐休闲综合服务区、游艇基地和游艇俱乐部。
楼宇(总部)经济新区:奥博双塔总部区块、地铁上盖物业总部商务区块、大型企业总部集聚区。
商贸服务新区:核心区现代商贸业发展区、地铁上盖物业商贸发展区、钱塘江水产美食一条街、青年路商贸街区、创意旅游休闲购物特色街、都市文化体育旅游购物区块、居民服务商贸发展区。
那么,规划有没有落地呢?以萧山区块为例,在场馆开建前,就制定了“赛后运营思路及设计提升合理化”建议报告,为赛后再利用预留大空间,甚至连场馆柱网分布、层高等都提前考虑了。亚运后,七甲河两侧将是一个巨大体量的“亚运体育公园”,集体育+科研+娱乐+会展+大健康等于一体,体育游泳馆将成为青少年体育培训基地、文娱集聚地,综合训练馆部分还将设置为体育文化产业园,引进体育文化类旗舰品牌等。“亚运场馆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建设城市地标,更多的是通过为市民提供大量体育场馆,提高生活品质。” 钱江世纪城管委会副主任周建民说。
莲花绽放
各项赛事活动汇聚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
12月15日,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倒计时1000天活动在奥体中心举办。现场,亚组委发布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heart to heart,@future)”
口号的亮点是@,这是全球互联网通用符号,也契合了杭州互联网之城的特征。“心心相融(Heart to Heart)”,意在各国人民在亚运会这个大舞台上交融,也体现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向上、紧密相拥、充满活力的愿景,倡导全民健身和投身奥林匹克运动;“@未来(@Future)”,传递自信乐观、不畏挑战、共迎美好的期许,与“永远向前”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契合一致,也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
2018年12月11日-12月16日,2018第14届FINA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在杭州奥体博览城网球中心举行。来自178个国家和地区的951位运动员在46个项目上进行同场竞技,创造了9个世界纪录和22个新赛会纪录。
今年8月,王力宏演唱会在主体育馆举办,这是“大莲花”第一场向公众开放的大型活动。因为恰逢强台风“利奇马”来势汹汹,奥体指挥部快速动员,第一时间启动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赴现场对在建项目进行隐患排查,紧急疏散转移各在建场馆项目工人1300余人。8月11日,延期一天的演唱会圆满落幕。
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年会在主体育场举办,8万人场馆沸腾了!阿里巴巴在这里宣布,集团CEO张勇接任马云,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10月26日,“大莲花”迎来第一个具有杭州地域特色的全名健身活动——国际(杭州)毅行大会;12月28日-29日,网坛名将费德勒,在网球中心参加杭州国际网球邀请赛。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带着G20杭州峰会的光芒,2017年代表杭州登上党的十九大纪念邮票。今年8月31日,浙江首个会展产业园——杭州钱江世纪会展产业园在这里揭牌。3年来,共举办会议超过4300场次,接待旅游参观300余万人次,成为全国唯一通过国际标准五套体系的场馆。目前,国博中心的战略性意向合作项目已排到了2023年。
12月28日,中国足协公布2021年“世俱杯”承办城市,杭州等8座城市入围,我们拭目以待!
未来已来
“一座城”带动一座城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11月初,重达1300吨的游泳馆屋盖“飞起来”,精准抬高35米,提升成功。这标志着游泳馆屋盖主体钢结构顺利结顶,两馆屋盖主体钢结构安装工程接近尾声。
今年,在奥博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主体育场及网球中心、主体育游泳馆、综合训练馆、七甲河整治及桥梁工程等四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的197%。主体育场主体基本完工,完成体育工艺调试及检测,配套及地下车库结构工程完工;网球中心决赛馆完成五方主体验收,半决赛场、临时半决赛场、预赛场、练习场正在建设中,室内网球馆继续推进精装修。体育游泳馆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基本实现场馆整体闭水;机电安装管道、桥架完成80%;设备安装完成50%,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和进度;综合训练馆基本实现主体结构结顶,地下空间结构结顶,屋面、初装修及幕墙工程完成40%,机电安装及设备采购完成50%。体育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预计于2020年底建成。
回望来时路,有人问,奥体博览城的规划和建设对杭州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
“以七甲河为界,10年前滨江的地价比萧山贵一倍,现在基本持平了。奥体博览城的建设,对钱江世纪城的带动作用,无疑时最大的。”薛晓勇说。目前,钱江世纪城正全力构建以金融、科技、总部为主导和以体育、会展、数字内容为特色的“3+3”产业格局,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城、图灵小镇、国际人才社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等四大平台建设。
看着“大小莲花”,项目经理汪进感慨万千,“在这里足足奋战9年了,从场地平整到施工,再到建成,每一项技术突破都令人血脉偾张,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反复考量过。”2009年,滨江区七甲闸村拆迁;2010年1月“大莲花”打下第一根桩;2012年底,“大莲花”混凝土部分全面结顶;2018年,“大莲花”基本完成,“小莲花”开门迎客……蓝图变为现实,向杭州乃至世界敞开怀抱。
家住滨江缤纷北苑的韩建平,习惯晚饭后到紫薇大道散步,“‘大莲花’算是蔬菜田里‘长’出来的!我们七甲闸村当时是滨江最大的蔬菜基地,现在四周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城市的气息,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与“大莲花”一同绽放的,不仅有老百姓的笑容,还有滨江的巨变——海康威视、大华、聚光、安恒信息、吉利等一幢幢亩均高产的大厦屹立,“国际滨”走上世界舞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杭州奥体博览城概况
杭州奥体博览城是以体育、会展和文化功能为主,兼具商贸、旅游、居住、演艺、美食、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总面积为583.8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302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区块154.37公顷,建筑面积270万平方米,辐射区面积429.52公顷,建筑面积1032万平方米。
主体育场:规划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可举办洲际性、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及国际田径、足球比赛,设有8万个观众席。体育场与地铁奥体站之间设有共计24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及车库。
国际博览中心: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主场馆。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地上5层和地下2层组成,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是集会展、会议、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体育游泳馆:规划建筑面积39.7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9.74万平方米)。其中,体育馆观众席容量设计为1.8万座,能进行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竞技体操、拳击、武术、室内足球和冰球等比赛;游泳馆观众席容量设计为6000座,是集游泳、跳水比赛和训练为一体的专业运动场馆。
网球中心: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席数1.56万座。内设一个10000座的加盖决赛场地,两个2000座的半决赛场地,8片预赛场地,10片练习场和4片室内场地。
综合训练馆: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以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为主,结合医疗、科研、新闻会议中心及商务等功能。
超高层双塔:在奥体博览城核心区块城市主轴线上,钱江南岸地标性建筑,双塔建筑高度约310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集企业总部、商务办公、超五星级宾馆、精品商场等功能于一体。双塔与两个地铁上盖物业的五幢高楼,形成“群星璀璨”形态,与江对岸钱江新城的“日月同辉”建筑群遥相呼应。
地铁上盖物业:地铁6号线由南向北穿过,在奥体博览城内设有奥体站、博览站,两个站点上盖五幢城市综合体,充分体现了“优地优用”的建设思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宣传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宣传法治网 xc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